oimi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oimi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 首页
  • Lab
  • Apple
  • 生活方式
  • 硬件
首页 › 生活方式 › 职场新人,如何6个月成为行业高手?

职场新人,如何6个月成为行业高手?

OIMI
4月 4, 2017生活方式阅读 1,761

很多时候你没进步是因为方法不对!

职场新人,如何6个月成为行业高手?-oimi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H先生是一家广告策划公司的员工,他通过在行约我,提了一个问题:“刚进入一个行业,如何系统地学习这个行业的知识”?

这篇文章是我将谈话过程整理出来的解决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参考。

1

“你现在是做广告具体的哪个领域?”我问他,广告领域范围太大,我们面对自己的职业领域的时候,需要做细分。

“我负责的是广告策划,主要的工作氛围行业分析,市场分析,然后是具体的落地策划”,H先生说。“16年7月我开始从会计这个行业跳到广告这个行业,最近我刚离职,加入了一家广告创业公司。”

了解自己的工作岗位,最好的方式就是问问自己的老同事,老司机。他们比你多干几年,这个行业具体要做什么,要会什么,他们最清楚。
“那你有没有问同事要一些指点,比如该学一些什么?”

“有啊,我们总监推荐了一本书给我。”H先生点头说,“就叫《广告策划》。”

2

我打开豆瓣输入书名,显示有很多本,H先生告诉我这本书很老了,应该不好找。

“那你也在这个行业干了半年多了,也看了书,应该对这个行业有一些基本认知了吧?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做广告策划的业务流程么?也就是你接到一个订单开始,到服务结束,大概是什么样的流程?”

我这样问,是因为我想知道他对自己的业务认知停留在什么水平,如果他连自己做的事情流程都不清楚,那今天的咨询会很难,因为——我对这个行业也不专业,他需要入门级别的老师。

好在H先生有一些基础,所以他讲完大概之后,我对每一个节点进行了提问,然后我们一起画出了简单的流程节点图。

①沟通阶段:和用户进行需求沟通,帮助客户市场调研;
②定位阶段:竞品分析,卖点分析,产品品牌定位;
③背书阶段:设计用户故事,建立用户背书;
④落地阶段:面对消费者,去设计产品的故事,做一系列面对消费者的动作;
⑤推广阶段:媒体和新媒体的推广阶段;

3

我们在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需要先建立这样的基础认识,然后才能去谈怎么学习,学什么。

就像是你要盖一栋房子,你得先把房子的钢筋混泥土骨架搭建出来,然后才能知道如何找砖头,砌墙。H先生讲解的广告策划的五个步骤就是“钢筋混凝土的骨架”。
“骨架出来了,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个简单的分类”我继续帮他梳理,“这五个环节其实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① 调研阶段:用户需求和用户数据调研阶段;
② 内部设计阶段:负责定位,做背书设计;
③ 对外落地阶段:主要涉及消费者和媒体推广;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H先生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当下的薄弱环节是在哪个阶段。
学习需要有强烈的针对性目的,当下最缺什么、最需要学什么要先搞清楚。

4

梳理了过程和框架,H先生告诉我,其实这几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他熟悉。因为是初创型公司,所以事情的整个流程实际上都是要自己负责的。
“这些环节我感觉自己都需要学习,都很弱。”H先生说。

“如果是这样,你要做好一个半年到一年的学习准备。”我感觉H先生已经入门了,但是如果要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就像盖楼,广告策划的五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是下一个步骤的基础。你没有做好调研,你去做定位就肯定是错的,定位错了,设计出来的用户故事和背书就肯定错。”

入门容易,成为专家难的原因在于: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微型的知识体系。

这就像你建了一个五层楼的骨架,然而每一层其实都需要你单独设计,每一层可能都有不同的功能,你需要设计不同的墙体和房间布局。

怎么办?既然都要学,那就都学!

5

我给H先生提了两个建议:快速阅读和主体阅读。

第一:快速阅读。

H先生说:“我读书的方式,是先看目录,了解大概,然后就开始一页一页翻。但是这样真的很花时间。”
我说翻目录是对的,但是一页一页翻是不合理。
在职场,我们看这类对我们工作有实用性的书籍的时候,目的一定要很功利。

我给他举了个例子,比如你读我的《颠覆平庸-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在看目录时发现里面有一个章节讲如何在下班后进行挣钱,而你当下最需要这个,那怎么办?答案就是,就只读这一章!

不用管这本书有多丰富的内容,这一章是你当下最需要,那就只看这一章。

“所以”,我解释说,“对于你要系统学习的广告策划的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去阅读大量的书籍。从时间成本考虑,你只能采用这种功利的阅读方式。”
看到有点说服H先生了,我继续鼓励他,“你现在的优势还有一个,就是这个行业已经很成熟了,有大量的经典案例和书籍可供你选择。所以你可以很轻松的把5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的系列书籍找过来进行学习。”

“你的意思是每一个环节都得进行一次大范围的学习么?”H先生问,“那会不会有很多书要读呢?”

6

“这是必须的!”我强调道,“但你不用担心,你还有第二个方法可以用,就是主题阅读。”

第二: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围绕一个关键词,然后提出几个问题,再去同一个主题类型的书中寻找答案的过程。
比如,你想学习定位,那你第一步需要围绕定位这个关键词提出5~10个问题。就说定位,为什么要定位,如何定位,定位的流程是什么,定位的好坏如何判断之类的。这些问题都是你设想自己在这个岗位面对这个方向的问题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第二步,带着这些问题,去一堆的书里寻找答案。有的问题好几本书回答了,有的问题只有一两本书回答。

第三步,将答案收集,然后多筛选整理。一次主题阅读就完成了。

“所以,主题阅读是建立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帮你快速地从书里找到答案的方法。”

7

“哇,那我需要多久才能完成这些步骤呢?”

“这要看你自己的时间安排了”,我解释说,“如果一个月进行一次主题阅读,你大概需要6个月时间。”

为了不让他过于乐观,我做了补充说明,“但是,阅读只是帮你完成体系化的学习,碎片化的学习你同样要花时间。”

比如,现阶段的你需要关注一些广告策划界的大V,营销,市场,文案,定位,这些和你的职业相关的领域的优质公众号你都需要去关注和了解。
这样在系统学习的时候,你也不断地获取最新的业界知识,这样就不会是闭门造车。

又为了避免给他太大压力,我又给了一些鼓励:“此外,你比较幸运的是,你不是在学校里学。你每一天,每一个案子都是对你学习的验证。别人学拳就是自己练习套路,你每天放下拳谱就去去打架了,这样进步会很快的。”

8

和H先生的沟通很愉快,他自己对一个系统有基础的认知,我再帮他梳理环节,通过提问让他对自己专业领域的每一个模块都有了足够的认知。
所以梳理最重要,最靠前,剩下的内容,就是工具,方法和步骤了。

一个小时的会谈,我们解决了4个问题:时间管理,自学英语如何变现,职业知识体系,惰性(驱动力)的问题。

他讲,我提问,然后用康奈尔笔记的格式帮他梳理,他自己给自己找出答案。

最后,小六提醒:你也可以按照今天的这篇文章的梳理套路,来做一次梳理,自问自答也可以让自己对自身的问题看得更加清晰。
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是解决问题、找到方法的思路,你可以参考。

作者:彭小六
来源:公众号:彭小六

赞(0)
Link Post
上一篇
为了让做视频这事更容易,苹果做了款新应用:Clips 功能详解
下一篇
再想想
暂无评论
聚合文章
自动化 WINDOWS 系统重装工具:CMZPREP B
ReviOS
ntel Unison - 英特尔免费手机电脑协同工具!
开源免费Notepad--跨平台代码编辑器
palera1n
DarkRa1n
苹果iOS不越狱更改系统字体的方法
Win10,安卓子系统
ventoy-1.0.86
HEU KMS Activator v27

Android 11 Apple M1 Aria2 bilibili B站 Debian DNS Docker hub Excel Fotosizer gatherosstate HarmonyOS 3 HEU KMS Activator HEU KMS Activator v24.6.4 HTTP API iOS 11 KMS激活 Let’s Encrypt Lync MAK, Nginx OEM Office 2021企业长期版 Office LTSC Standard OneDrive OneNote Outlook PanDownload PDF24 Creator PowerPoint Publisher REST API Retail Rufus 3.19 Spectre Teams Windows 11专业版 Windows To Go Word; 安卓开屏广告 数字门票 李跳跳 油管 百度网盘不限速 视频号

分析薇娅等几十个视频号后,我总结出内容创作干货
4月 23, 2020
1,031 0 0
Quibi 想做你的蹲坑追剧神器
4月 16, 2020
1,174 0 1
Zoom 的烦恼
4月 16, 2020
1,276 0 0
BaiduCDP 是使用C/C++写的一个百度网盘高速下载工具
3月 5, 2019
2,083 0 0
  • 0
  • 0
关于

OIMI(oimi.me)是分享美好数字生活的内容平台,同时还涉及 macOS、iOS 等知名系统的使用技巧。 科技 / 旅行 / 摄影 / 生活方式

社交媒体
ioh.me Nicky
导航
ioh.me Nicky
Copyright © 2016-2023 oimi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Designed by OIMI. 渝ICP备17007399号-1
# Nginx # # Debian # # Aria2 # # Spectre # # Apple M1 #
OIMI
193
文章
2
评论
101
喜欢